Search


保存淡水還是改造淡水?

[轉貼自文化遺產筆記]淡水的美好來自於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保存淡水還是改造淡水?

[轉貼自文化遺產筆記]淡水的美好來自於地方的歷史軌跡、夕照與水岸,豐富的文化資產絕不亞於鐵橋谷,淡水搭乘捷運三十多分鐘可到城中區與台北車站,請問這樣強大的文化潛力點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大型旅館?更多藝文園區?創造集團利益與勞工就業機會?還是創造地方共享共榮的創業機會?不需要17億,也許只需要三分之一,投入淡水全區的古蹟保存、研究、詮釋、教育推廣、空間利用、整合行銷,並且加強全區所有交通及接駁網絡,疏導過度集中的旅客人潮及加強至鄰近關渡、漁人碼頭、金山的觀光接駁,提升整區的街道整潔、公廁(每回到淡水都需要到店家消費才有乾淨的廁所,麻煩先改這個好嗎?),我相信花更少錢,可以創造範圍更大、更永續、讓利於民與充滿獨特地方魅力的小鎮經濟。這樣的淡水,或是說北海岸,有哪個觀光客不想多留?

昨日在新竹教育大學與同學們分享,英國鐵橋谷(Ironbridge Gorge)是個自然結合文化的世界遺產,區內共有十個博物館與古蹟,每一棟古蹟、閒置的空間與房舍都依照現代使用需求整修維護,並且盡最大的空間使用效率,位於偏遠郊區的鐵橋谷沒有一間為了觀光而興建的旅館,只有無數間不同特色與型態的古蹟及老房舍所改成的中小型旅社、青年旅館及民宿。更沒有文創園區或是藝文園區,因為十個博物館空間及鄰居倉庫空間都是生產兼販售的工房。為了增加收入並增加旅客回訪的機率,緩衝區邊緣計畫性地依照鐵橋谷的地方發展史與脈絡,考究當地圖資重現了一個維多莉亞小鎮(Blists Hill Victorian Town),不但補足整區的歷史脈絡與創造可觀的門票收益,更連結十個博物館的魅力,成功延長觀光客停留的時間,更創造這個郊區小鎮自主的經濟效益與就業機會,這些利益是當地小型店家與機構共享的,在那裡,除了經多年評估,顧及居民便利而特許建造的一間超市外,沒有一家連鎖商店,更重要的是,這種發展型態,落實在生態及人文的永續基礎上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除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登錄的世界遺產,更想走讀世界上所有的遺產! 「走讀世界遺產」課程 每週四 中正社大 PM7:00-9:30 Tel:02-2327-8441 每週五 內湖社大 PM7:00-9:30 Tel:02-8751-1587 授課老師:嚴銀英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所碩士 經歷: 希臘、澳門世界遺產團隨團老師 銘傳大學業界講師 中正、內湖社大世界遺產教師 文化部世界遺產知識網撰文與翻譯 2013受邀於澳門演講 著作: 澳門—走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登錄為世界遺產歷程 主要課程內容: 1. 看風景還是看文化?除了觀光,世界遺產還有什麼? 世界遺產的概念、價值、趨勢與時代意義。 2. 以歐、美、亞、非各洲案例,介紹不同國家的世界遺產面向與差異性 3. 戶外走讀台灣文化遺產,以全球視野了解臺灣與世界遺產的差距 4. 世界遺產與台灣文化遺產賞析 5. 世界遺產旅遊的規劃與書寫
走讀世界 回眸台灣 遊歷48國、141處世界遺產以及一些不知名小地方 走讀者:嚴銀英 一個玩世界遺產、教世界遺產的老師
View all posts